重大项目“拔钉清障” 舟山制造业投资增速连续8个月全省第一
栏目:项目分类三 发布时间:2025-09-28 08:38:44
  今年1至8月,舟山制造业投资增速32.6%,连续8个月居全省首位;投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7.9个百分点,增速同样位居全省首位。投资的高增速从何而来?

  今年1至8月,舟山制造业投资增速32.6%,连续8个月居全省首位;投资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7.9个百分点,增速同样位居全省首位。投资的高增速从何而来?一起走进舟山。

  走进舟山定海工业园,玉米精深加工项目一期即将投入试生产,然而,污水处理难题一度让项目工程负责人犯难,按照设计标准,项目投产后每天需要处理1万吨污水,但满负荷运作的附近污水处理厂,无法接纳企业新增需求。

  舟山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用工程部副经理刘海龙:前端工艺控制水量,那就可能造成企业整个产能的限产,造成企业的发展受阻。

  项目的堵点就是服务的起点,跟踪服务了项目三年的企业服务专员夏芬芳第一时间赶赴现场。已经对厂区管网很熟悉的她,迅速协调各方,为企业规划出一条全新的排污管网分流通道,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。

  舟山市企业服务专员夏芬芳:完全可以满足全面生产这方面的一个需求。把这个服务工作做好做实,及时地解决好他们的问题,他们也能够正常的、健康的、快速的发展。

  舟山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环部负责人陈则卫:助企专员这次帮我们处理了污水排放的问题,也更加促进了我们对在舟山的投资的信心。

  像夏芬芳一样,今年以来,仅定海区就有2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脱产进驻重点大项目,精准服务助解难题。在舟山,目前共有100个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正在同步建设推进,为了助推项目快开工、早投产,当地创新实施“拔钉清障”行动,推行“一项目一专员”精准服务,定期召开专班会议,把服务专员个人无法解决的难题制作成“问题清单”,提级化解。

  舟山市经信局投资与技术创新处处长吴江萍:对企业反馈的问题进行分层、分类、分级的“三分”协调机制推动解决,实施台账式的一个跟踪管理,启动一个亮灯预警,主动研判滞后的原因,并精准协调解决。

  位于普陀六横岛的新建船坞、码头项目,最近被“亮灯”预警。眼下,30万吨级新船坞已经成型,可容纳全球最长船型,预计明年2月就能竣工投用。但船坞对外开放审批工作还没启动,按照常规审批流程,预计建成后船坞将经历一段“空窗期”。

 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经理孙亚斌:按照我们年产值来算,至少减少四到五个亿的产值。

  “亮灯”预警,提级管理后,当地经发局联动海事、资规等部门组成工作专班,工作人员和企业负责人一起理清单、跑部门、对接每一个审批环节。

  六横管委会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邵哲东:陪着企业一起到口岸开放部门去跑审批的流程,尽量缩短审批的时间,提早办好。

  针对海洋经济、绿色石化等当地九大特色产业,当地组建产业链专班,为大项目建设“拔钉清障”。今年以来,已解决项目建设重点难点问题200多个。在此推动下,前8月,舟山10亿元以上省重大制造业项目完成投资251.8亿元,投资完成率88.4%,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。截至目前,当地今年已有4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开工、19个重点制造业项目建成投产。

  舟山市经信局副局长孙宇:提升项目进度,深化“拔钉清障”行动,通过提高问题解决效率、完善闭环管理,确保10月底前重大制造业项目开工率达100% 。